小米、美团很快将纳入港股通 上半年港股交投锐减
- 2019-08-15 8:30:34
- 1,567 次阅读
- 0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8月14日的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关于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股票通,核心问题已经解决,“只剩下技术性、程度性审批,应该很快就能推出”。他透露,内地交易所关于同股不同权股票纳入港股通的咨询已经结束,这意味着已进入正常审批程序,内地证监会、交易所的审批流程十分清晰。
8月2日,沪深港交易所在达成一致意见并对相关业务规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进展。据悉,三地交易所为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设置了前提条件,包括满足稳定交易期时长、市值、流动性要求等。
目前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包括小米集团(1810)和美团点评(3690)。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港股通符合资格的股票主要是进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成分股,海外公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等个别股票被排除在外。
同时,他强调:“目前看来交易一切正常,所有系统安全稳定,市场有序运作,市场最近一段时间波动性比较大,交易量下降,投资者心态上和风险胃纳上都有所减少,但主要与外部因素有关,包括贸易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等。”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港交所收入同比增加5%至86亿港元,税后盈利同比上升3%至52亿港元。
大型IPO降温
李小加坦言,今年上半年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大型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受到一定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资金额同比增加39%至718亿港元。IPO发行的数量同比2018上半年的101只新股大幅减少。期内,共有20家新经济及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集资金额达到265亿港元。
全球最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分拆旗下亚太业务——百威亚太(01876.HK),原计划于7月12日在香港作上市定价。然而,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母公司百威英博在7月13日凌晨突然宣布,考虑当前市况,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决定搁置百威在港上市计划,强调会密切关注市场环境,不断评估其他选项以提高股东价值。
“我们无意控制新股上市节奏,因为这些都是非市场行为,公司是否来港上市,上市窗口、定价等这些都是市场操作,我们只是提供一些基本服务。”他说道。
同时,高估值的光环逐渐退去。根据德勤中国的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所有新股发行中,以5至10倍市盈率发行的新股数量占比增长了70%,与此同时,以40倍以上市盈率发行的新股数量占比则下降了40%。
此外,对于外界关注的阿里巴巴何时来港进行第二上市,李小加并无直接回应,只是表示:“我对此充满信心,这类公司总是要回家的。”
6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计划将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阿里巴巴目前每股价格超过160美元,将每股普通股一拆八,阿里此举被视作极有可能为降低在港发行新股的投资门槛做准备。
股市成交锐减
从不同板块的收入来看,港交所在现货、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商品业务部门的收入均录得下滑,今年上半年科技部门成为业绩的一大亮点,同比增长14%至4600万港元,而外部组合及利息收入产生的收入亦激增302%至5.67亿港元。
根据港交所统计数据显示,7月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仅录687亿港元,比去年下跌23%,其中股份及衍生权证月成交量分别环比减少5.5%及5.4%。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的股本证券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去年同期的1004亿港元,锐减至751亿港元。然而,期内沪股通、深股通、债券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有显著上升,分别为235亿港元、204亿港元、66亿港元,升幅分别为109.8%、137.2%、94.1%。
今年上半年,沪深港通贡献收入达到5.08亿港元,同比增长39%。现货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减少23%,期货交易所日均成交量升2%,LME收费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量同比下跌6%。
同时,自8月以来,借道“港股通”南下的资金净流入超过150亿港元,并且是跨月连续16个交易日净增持。截至7月底,港股通已连续5个月出现净流入。
这与港股的估值洼地密不可分。今年迄今为止,A股与H股价差逐步扩大,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已经由年初118.65点,上升至近期的130点水平,创下自2018年3月以来的新高。自7月底以来,恒生指数大幅下挫,接连跌破27000、26000点大关,截至8月14日收盘报25302点,相比7月25日跌幅超过10%。
“港股市场的估值目前已经是全球最低,经过这一轮急跌后,吸引了一部分资金南下抄底。”前海开源杨德龙向本报记者表示。
对此,李小加表示,AH股之间的差价长期存在,大部分时间都是A股相比港股出现溢价,“主要是受两个不同本地投资群的供求关系影响,两地投资者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认识存在差异”。
数据显示,由8月开始,经港股通流入港股的“北水”已经超过156.7亿元,7月净流入的“北水”则约196亿元,显示纵使港股踏入8月羸弱,但流入的“北水”并没大幅放缓。
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