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12年的焦虑,每代人都有自己错过的时代机遇
- 2019-04-08 9:45:40
- 1,543 次阅读
-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竹集(ID: Mind7Hand),作者:Yancy B。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似乎每个不甘于平庸的年轻人在刚进入社会时,有着同样的沮丧:自己生得太晚,错过了时代机遇,能想出来的创意都已经有人做了。
保罗·格雷厄姆也曾抱怨自己没赶上个人电脑的启动,但很快,世界步入互联网时代,他先是用 Web App 完成财富自由,又用 YC 买到移动时代的船票,最终成为了那个可以撬动硅谷的教父。
NOW
从去年年中到现在,“增量”是一个被抛弃的话题。智能手机销量下滑,人口红利不再,移动端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短短几年,在微信上获客已经从几分几毛一路涨至几十甚至上百。
这直接威胁到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当你花 100 元买一个客户,那要让他点击多少次广告才能回本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波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裁员潮。
但存量市场就没有结构性机会吗?
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肯定答案是拼多多,其次是趣头条。
去年我在写《趣头条,一个讲坏了的好生意》里提到,虽然趣头条有一个好生意,但没有一个好的资本故事。
它原来的商业模式,用 20 元买流量转手卖 100 元广告,当然优于其他 DSP 平台(可理解为广告中介)用 80 元买流量卖 100 元广告。
可这种商业模式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侵蚀。想要吸引资本的话,重心不应该在“内容聚合器”,而应该是基于现有用户属性的广告价值。
趣头条找到了一批互联网使用程度正在深化的用户,他们对价格敏感、分享意愿高,75% 的用户来自已注册用户的推荐,天然具有社交属性。
除了拼多多,任何电商只要不想放弃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市场,就不能轻易忽略趣头条这个流量入口。
今年 3 月,趣头条获阿里 $1.7 亿投资。毕竟,对整个市场而言:虽然移动互联网的网民增速在放缓,但最后一批加入者的使用程度却在加深。
12 YEARS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野拉长一点,看看从移动设备启动至今的 12 年。
在乔布斯发布 iPhone 后第 12 年,苹果第一次在发布会上没有推出硬件,而是介绍了一系列包括 Apple News+ 在内的订阅服务。
这标志着,最赚钱的智能手机公司也不得不面临经营范式需要变革的问题了。
而利润微薄的小米早在 2015 年就已开始受到困扰。
现在很多人认为小米手机竞争不利完全是因为研发少。这种指责你不能说它错,但又不能说对。因为:
首先,不合理。
小米的经营时长远低于华为,作为初创公司,资源有限,如果让它把关注点从市场转向研发,那么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像柔宇这样,手握技术,却眼看着京东方用量产能力吃下一张又一张的订货单。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是,小米做手机始于 2011 年,柔宇则成立于 2012 年,两者属于同一世代。
其次,忽略了真正的原因。
小米针对低端市场采用流水线拼装、直接营销的经营策略,是一种破坏性创新(克里斯坦森用语),这是一种相当适合初创公司的战术。戴尔就曾使用这种战术在个人电脑市场兴盛 20 年,它也是直接销售(不过是用电话而不是互联网),不投资研发,只采购并组装部件。
它们的区别在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个人电脑。你可以试着想象下,在一张坐标图里,技术发展轨线超过了需求轨线,那么对用户而言,超过的那部分功能既难以感知,更谈不上为之付费了。
体现在市场端,就是手机更换周期越来越长,人们愿意为一款可长期使用的手机支付更多成本,手机的平均售价不断提升,消费喜好发生变化。我用了两年 iPhone 5s 后因 App 卡顿切换至 6s, 然后用了四年 6s 至今依然顺畅,那么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预期下一个手机也可以用四年,于是我的购机预算可以从两年 5000 元提升至四年 10000 元。
分析小米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获悉两件事:
第一,智能手机技术快速发展远超需求,导致市场骤变,侵蚀了破坏性创新带给小米的领先优势。小米的真正问题在于,原有的公司能力无法匹配变化的市场。
第二,经营范式需要变革的根源在技术发展,技术发展越快,变革越快。
在智能手机行业,短如小米 4 年,长如苹果 12 年,就面临着经营范式变革的问题。但在个人电脑行业,戴尔在坐享红利 20 年后才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你有空把大型电脑乃至电脑诞生前的企业一一拉出来,会发现它们变革经营范式的时间间隔更长,有时甚至长达一个世纪。
简言之,我们处在一个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即使你无法乐观地认为,下一次的时代机遇已经上路,也没理由悲观地认为,我们会在智能手机时代滞留太久。
100 YEARS
让我们把视野再拉长一点,比如 100 年吧。
最近有两类话题很火:
第一类是如何跨越阶层。
第二类是无法跨越阶层的那些人和事。
虽然我能理解为什么这类文章往往阅读量 10 万+,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相同的时代会带给我们相似的情绪,这些焦虑往往需要一个宣泄口,转发就是其中之一。
但我并认为在这类文章里投射太多个人情绪是一件好事。无论自怜,还是怜人,都只是情绪的奴隶。
我们需要拥有一个的更大格局,以及高效的工具,才能破壁。
1. 格局
这篇文章的格局框架来自程颢的“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无情”不是说我们不能有感情,而是说我们要消除从私我利害出发的情感,试着去理解事物的自然状态。即,用知识或者说哲学驾驭情感。
比如说,台风天不能出门,很少有成年人会因此有什么情绪波动,可小朋友却常常大哭大闹,因为小朋友并不像大人那样知道天气是一种不可抗力。
2. 工具
如何理解阶层、财富、资本这些事呢?
第一,按照凯恩斯的消费与投资框架。
假设消费者总共有 100 元工资,却只花 70 元用于消费,那么企业就会有 30 元的货品卖不出去,需要缩小生产规模,于是社会进入萧条状态。在他的框架里,政府需要额外投资 30 元,才能补上缺口,以保证宏观经济的充分就业。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投资,或多或少都与凯恩斯的这套框架有关。比如我们之前耳熟能详的四万亿投资。
运用凯恩斯的理论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第二,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转变为资本框架,凯恩斯的理论只涉及了流通,并没有涉及生产领域。
商品流通的形式可以是 W-G-W,种了玉米换钱然后再买房,为买而卖。同样也可以是 G-W-G 形式,用钱在深圳买玉米然后再运到北京卖出去,为卖而买。
不过,在第二种形式里,货币已经不再是货币,而是资本了。这不仅涉及流通,还与生产有关。不会有人希望用 100 元买了玉米之后再卖 100 元的,否则把 100 元安安稳稳放家里就好了,何必承受那“惊险一跃”。资本是需要增值的。
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运用凯恩斯主义后的数据,资本自我积累的最恶劣结果是:资本积累成垄断资本,商品价格上涨;生产与消费的差距越来越大,政府的额外投资很难再弥补这个缺口,失业增多。
现在,在引入资本概念后,问题变成:当一类人用资本赚钱,另一类人用劳动赚钱,哪一类人更有优势呢?
第三,皮凯蒂用“大数据”写了一本《21世纪资本论》。按照他的统计,在长达 2000 年的历史里,资本的收益率通常会高于经济增长率,高于劳动收益率。
但在某些短暂的时间里,比如经济高速增长时,虽然一个好项目会吸引到足够多的资本,但具备合适资质的员工却无法无限扩张,这时资本收益率会低于劳动。
因为:在资本和劳动的博弈中,优势取决于谁更稀缺。
不可避免地,每个人都会因为出生晚错过一些时代机遇。可这并不意味着存量市场没有结构性的机会,更不意味着下一次的时代机遇不在路上。问题是,当它们初露端倪时,你是否能敏锐的意识到这种存在,并有稀缺能力与之匹配。
或许,就如丘吉尔所言:
The farther backward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
本文使用的工具有:
1.《科学革命的结构》范式概念
2.《创新者的窘境》破坏性创新框架
3.《定性书》工夫框架
4.《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消费投资框架
5.《资本论》卷一的货币转变为资本框架
6.《21世纪资本论》数据结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竹集(ID: Mind7Hand),作者:Yancy B
文章出自 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3042.html
文章有点深奥啊,一般人看不明白,百诺恩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