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猹原来长这样 它真会偷西瓜吗
- 2020-05-16 20:02:03
- 1,787 次阅读
- 1
大家好,我是狗獾。本来就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最近却上了你们人类的微博热搜,还是拜大文豪鲁迅先生所赐。小说《故乡》中的“猹”的原型就是我。
注意,”猹”是鲁迅先生自己起的名字,并不是学名。看看课文的注释就明白了:
鲁迅先生笔下的猹会半夜偷西瓜,原文是这么写的: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大家学过这篇课文之后,一说到“猹”就想到晚上偷西瓜,害我们狗獾躺枪!今天就来给大家做做系统的自我介绍。
狗獾是一种什么动物?
我们狗獾,是食肉目鼬科獾亚科的一种杂食性动物。我们獾亚科现在只包括两属动物:猪獾属和狗獾属。虽然名字中带有獾的还有美洲獾、蜜獾、狼獾,但是它们都不属于獾亚科。我们的体型很小,成年后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看看我的照片: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我们家族成员种类很多,包括蜜齿獾、食肉獾等。到早更新世的时候,就只剩下狗獾和猪獾这2个属了。
很多人把我们狗獾和猪獾混淆,因为我们是亲戚,长得像是自然的。但是,我们还是很大区别的:
第一,猪獾长的鼻子像猪,我们狗獾的鼻子像狗;
第二,猪獾的下巴是白色,我们狗獾的下巴是黑色的。
狗獾真的会半夜偷西瓜?
鲁迅先生的老家在浙江。根据原文描述,偷吃西瓜的“猹”就是獾一类的小动物。词典则是这么写的:猹,毛一般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趾端有长而锐利的爪,善于掘土,穴居在山野,昼伏夜出。
我们獾都是杂食动物,能捕猎也吃植物性食物,主要以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甲壳动物和昆虫为食。由于我们家族觅食有掘土行为,对庄稼有一定的危害。当然也包括人在田里种的西瓜。再强调一下,我们是杂食动物,不会专门偷西瓜!
当然,现实中我们獾也是一种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晚上出来觅食。这一点跟《故乡》中的猹一样的。
这里可能会有同学疑问:文章的描述也符合猪獾的行为特征啊,凭什么就说猹是你们狗獾呢?
人家鲁迅先生写得清清楚楚: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此处的獾猪就是猪獾。我们狗獾有着灵敏的嗅觉和善于挖掘的前爪,我的前爪有5个超长的指甲,虽然并不锋利,但粗壮结实,适合于挖掘。平时我们是通过嗅觉发现食物,然后用爪子把食物挖出来。
我们狗獾视力不好,会经常对食物而不见,不想饿肚子就要靠鼻子,通常会在一个区域来回兜兜转转,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食物的气味。一旦发现食物,我们会继续用鼻子在不同的位置嗅闻,这样做的目的是锁定食物的精准位置,提高觅食的效率。
狗獾性情凶猛得用武器对付?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提到,闰土说猹不仅会半夜偷西瓜,而且性情凶猛,要拿钢叉对付。
我们当遇到危险时,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吼声似猪;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做出攻击动作。这样在一些人类眼中,我们狗獾就成了性情凶猛的“小怪兽”。
其实我们的战斗能力很差,就是听觉灵敏了那么一点,可以离着老远就听到人的脚步声。
可是有的人往往对我们很不友好,动不动就亮出钢叉这样的凶器,还比我们跑得快,那怎么办呢?只能用突然大叫或者御敌姿态去试图吓退人类,并找个空挡逃跑。其实,只是吓人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杀伤力!
狗獾真的对人类有害吗?
在这里,我要为我们狗獾以及“表亲”猪獾说一句公道话。其实,长期以来人们把我们当成害兽。我们承认我们会偶尔“祸害”一下人类种的庄稼,但那是有苦衷的。
我们在冬眠前需要积累大量能量过冬,否则就会饿死、冻死。而此时正是庄稼成熟的时期,与我们而言这是难得的诱惑。你想,任何野外的食物都不如人类种植的庄稼,尤其是玉米,那是我们的最爱。
还有,我们也不是非得吃庄稼,庄稼地里的蠕虫其实更香。只是,我们挖虫的时候会破坏庄稼,尤其是对土豆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实,我们把害虫吃掉,对人类的农业是有好处的,只不过我们的觅食方式给人类带来误解,甚至把自己的命也搭上。
我们原本生存觅食的土地,很多都被你们人类开垦成了农田,就算我们想去别的地方觅食,也很难找到地方了!
好在人类也开始反省过去对我们那种粗暴的做法。2019年4月,在上海一处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发现荒地中生活着我们狗獾,这些人类为了保护我们竟然暂时停工了。这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在生态文明的进步。希望人类都能够善待我们啊!
猹是小说《故乡》中的动物,狗獾是现实世界中的动物,是猹的艺术原型,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
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