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星际客机”试飞失利的三个疑问
- 2019-12-22 19:28:07
- 1,174 次阅读
- 1
对于因设计缺陷宣布暂停生产737MAX系列飞机的美国波音公司而言,“星际客机”飞船不载人首飞本来有望提振士气和公司股价,可20日的发射任务失利,飞船被迫放弃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既定计划尝试提前返航,给困境中的波音再泼一盆冷水,也成为美国航天局商业载人航天计划遭遇的一次挫折。
因何试飞失利
美国东部时间20日6时36分(北京时间20日19时36分),“星际客机”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发射大约15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正常分离。发射约1个小时后,美国航天局发表声明说,飞船未进入预定轨道。随后,飞船取消原定前往空间站的计划,预计将在22日返回地球。
尽管确切原因尚无法确定,但初步分析显示,问题可能出在飞船的机载计时器上。美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星际客机”出现“任务耗用时间”异常,飞船错误地以为已经进行了实际上并未发生的入轨点火,耗用了更多燃料,因此无法继续前往空间站。
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布里登斯廷将问题形容为“自动化系统”出错。如果舱内有宇航员手动干预,飞船有望回到正常轨道。
这一问题听起来似曾相识,波音737MAX系列飞机的问题就出在自动防失速的“机动特性增强系统”,但波音公司负责航天发射的高管吉姆·奇尔顿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计时器错误“看起来并非系统性的软件问题”。
尽管航天探索出现问题很正常,正如布里登斯廷所说“这就是测试的目的”,但从中也可看出,老牌波音公司标榜的技术稳定性并不完全可靠。奇尔顿说,出现异常后,地面飞控人员试图使用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向飞船发送备份命令,但当时飞船处于两颗卫星中间,未能成功联系。这表明地面飞控人员无法对飞船实现“无缝控制”,补救措施受限。
能否安全返航
飞船原计划21日与空间站对接,停靠一周后返回地球,现在只能提前“打道回府”,但美航天局和波音公司更愿意强调本次任务“取得了部分成功”。
波音公司21日发表声明说,这次任务已经进行了2次变轨燃烧和多次推进系统检测性燃烧,测试了导航系统、生命支持系统以及通信、指令和跟踪系统,并进行了高度控制演示。目前最大的看点在于飞船能否顺利返航。
除交会对接任务无法演示外,“星际客机”本计划向空间站运送约270公斤补给和设备,并带回部分研究样品和玩偶航天员“史努比”。现在看来,“史努比”只能在太空中度过新年了。
另外,类似任务是否还需进行一次也尚存争议。布里登斯廷暗示,不载人试飞中未完成对接任务或不影响下一次直接进行载人试飞。但缺少一次与空间站对接的技术验证,无疑会增加载人飞行的风险。
计划如何推进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全部“仰仗”俄罗斯飞船。截至2019年7月,美航天局已购买了70个俄罗斯“联盟号”座位,花费39亿美元。为改变这一尴尬局面,美国大力发展商业载人航天。2014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波音公司从美国航天局获得总计68亿美元的合同,分别建造载人版“龙”飞船和“星际客机”载人飞船。
两家公司开发进度均多次推迟,使美航天局在过去两年中多购买了超过10张俄罗斯“船票”。目前载人版“龙”飞船已于今年3月先行完成不载人首飞,而落后的波音原本计划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同步,在2020年进行载人飞行,将美国宇航员送入空间站。
“星际客机”的开发过程一波三折。在11月4日进行的一次发射台逃逸测试中,3个降落伞中有一个未能按时打开,尽管美航天局称这不影响宇航员从飞船中逃生并安全着陆的能力。
美航天局将航天任务“外包”给商业公司的做法旨在节省开发资金,可两家合同商获得的资金支持并不均等,其中波音拿了大头。今年11月,美航天局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显示,波音从美航天局获得了额外的资金,远超其合同约定;“星际客机”的单个座位价格高达9000万美元,比俄罗斯“联盟号”8100万美元的要价还高,而载人版“龙”飞船仅为5500万美元。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说,波音公司为同样的事情得到了更多回报,这是不公平的。
文章评论 (0)